重在合理选药严格剂量
胡利华指出,“生长发育”是儿童的重要特点,药物进入体内产生的作用以及机体对药物的处理与成人都不尽相同,为儿童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要遵循以下原则:
首先是根据儿童疾病特点,合理选药。胡利华举了抗菌药的例子。与成人一样,只有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儿才可使用抗菌药物,并应尽早查明具体的病原体;病毒性感染不需用抗菌药物。一些有明显耳、肾毒性的抗菌药物,在儿科不用或慎用。
第二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,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。药物剂量应随儿童年龄及病情不同而不同。很多药物的代谢受到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,因此用药期间要密切关注患儿的肝肾功能,必要时要调整用药剂量。
第三是尽量选择儿童适宜的剂型和给药方式。给药方式不仅影响药物吸收,而且关系到药物发挥作用的快慢、强弱及作用时间的长短。应根据儿童各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和病情需要,选择适当的给药方式。
第四是密切观察药物治疗 反应。胡利华提示,由于年幼,儿童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或表达能力差,治疗时医生和家长应密切观察药物治疗反应,对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要提高警惕,及时处理。
了解不同剂型的使用特点
胡利华介绍说,不同剂型的药使用方式会不同。她以**常见、**常用的片剂为例,进行详细讲解。
普通片剂,可以直接用水吞服。不会吞咽药片的儿童也可以将药片碾碎后用水送服。
糖衣片,就是普通药片外层包裹了一层糖衣。如果患儿一次服用的不是整片,药量很难准确,所以这种药片不适合给儿童掰开服用。
肠溶片,这类药片的外层有一层特殊的“外衣”,这件“外衣”可以保护药物不在胃液中溶解,而只在肠液中溶解。这样一方面减少了药物对胃的刺激,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胃酸对药物的破坏。
咀嚼片,这类药片比较容易让儿童接受,一般口感也比较好。
分散片,这种药片可以在水中快速分散开形成混悬液,这样具有液体药物吸收快的优势,也可以解决儿童不会整片吞服的难题,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儿童。当然分散片也可以直接用水送服。
泡腾片,这种药片比较“神奇”,药片放入水中可以产生大量泡泡,这种现象能吸引儿童,易于被儿童接受。需要强调的是。这类药片一定要在水中完全溶解后才可以服用,切记不可以直接吞服,否则容易损伤食道和胃粘膜,也会因大量气泡引起窒息。
控释片,这种药片通过复杂的控制技术,让药物以恒定的速度从药片中释放。这种药片严禁碾碎或咀嚼后服用,否则会引起中毒。
这些做法药避免
一是自行选药。很多药物不适合儿童使用,非专业人员****不要自行给儿童用药,特别是在对药物质量,药物使用不了解的情况下通过网购药,海淘药进行用药非常危险。
二是用法用量有问题。比如曾经有个鼻炎儿童,需要使用某滴剂,这种滴剂是化解分泌物的,应该口服,可家长本着哪病医哪的想法,直接滴鼻使用了。
三是用药疗程执行不规范。经常有家长因为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而在孩子疾病症状好转后,不遵医嘱提前停药。这种做法是不对的,用药疗程应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做。